施工流程
混凝土和钢件表面处理→固定构件的选择及制作→配制WSJ 粘钢型建筑结构胶→涂敷胶粘剂及粘贴钢板→固定、加压、固化→拆除固定加压构件→质量检验→表面防护、防腐处理→交工验收
施工工序
①粘接面处理:混凝土表面用角磨机打磨直至露出新面,并将灰尘清除干净;钢板用角磨机打磨粗化。
②固定构件的制备:根据加工工艺要求和不同部位的粘贴情况,选择不同的固定方法。
③调胶:将A、B组份分别搅拌均匀,然后再把A、B两组份按重量比4:1倒入容器,用电动搅拌器或其它棒材进行匀速搅拌,直到呈色一致为止,一般一次调胶以6-10kg为宜。④粘接:把搅拌均匀的胶,涂刮到被粘物表面,一般胶层厚2mm,中间厚两边薄,然后进行粘接并加压,使胶从四周溢出。24小时后,可卸出加压和固定设施。
⑤对被粘物及施工质量进行检查,进行表面防腐处理和其它的修饰处理。
粘贴钢板加固就是在建筑结构构件表面用特制的结构胶粘贴钢板(或型钢),以提高混凝土构件承载能力及耐久性等功能的一种建筑结构加固技术。钢板由于抗拉强度很高,加之粘贴后的钢板主要承受荷载,对于受弯、受剪和受拉构件其补强效果优于加大混凝土截面。
特点:强度高,特别是钢一钢粘接抗剪强度及钢一混凝土粘接抗剪强度高;良好的韧性及抗冲击性能;耐老化,耐酸、耐碱及耐水性能好;固化条件宽松,可在常温接触压力下固化;硬化过程收缩小;适用期较长,使用方便、。
粘钢法在水利、电力、建筑等混凝土构件维护改造加固均有应用,其中以建筑应用较为广泛。比如建筑单体功能改变,原设计的承载力不能满足集中荷载作用,需要粘钢加固提升承载力;老旧房屋抗震能力丧失,需要紧急加固结构墙、板、梁、柱等构件来满足抗震要求;公共建筑人流量激增带来的压力加速建筑老化,为延长建筑的使用年限,需要对部分混凝土构件集中补强。还有其他加固目的需要用到粘钢法,来消除建筑安全隐患,保障生命和安全。
钢胶主要用途是在建筑施工中对结构进行承重加固,将进行补强用的钢板粘接在各种钢筋上面的结构上,比如梁,节点,板面等上面,达到加固效果。也可用在修筑老化建筑,砖木结构的房屋或者混凝土结构上。施工无流淌液体,不含挥发性溶剂等特点。
粘钢结构胶为膏状,具有状态较稀,触变性好,主要用于混凝土构件、砖石构件和钢构件对钢板的粘结加固,幕墙安装;大理石、花岗岩、瓷砖等的粘结安装;混凝土构件及钢构件表面的修补与粘结。
在钢板变形不断增大的过程中,钢板与混凝土间的粘钢胶也在发生同步的变形。若粘钢胶伸长率过低不符合要求,在钢板不断变形的过程中,粘钢胶层必然会在某个粘接面发生脆性破坏,终导致粘钢加固整体发生脆性的剥离破坏。
粘钢加固施工过程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采用粘钢胶加固混凝土构件时,其长期使用的环境温度不应60℃,处于特殊环境(如高温,低温,介质侵蚀,放射)等混凝土构件应该按照国家标准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粘钢加固混凝土构件时,应将钢板受力方式设计成仅承受轴向应力作用。
3. 采用粘钢加固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时,应采取措施卸除或大部分卸除作用在结构上的活荷载。
4. 粘钢加固法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不适用于素混凝土构件。